close

2018年1月,本期天下雜誌的專題是:「拜託,讓我們安心變老」

台灣失能人口己突破百萬,平均照顧期間近10年,因照顧而影響工作的有230萬,因照顧工作而離職者達13萬人;這些照顧者當中,罹患憂鬱症的有20%,有憂鬱傾向的也有65%...

面對逐漸老化的台灣,不僅政府還沒準備好,從機構、社區、家庭、大部份的照顧者跟被照顧者,也都還沒準備好。

於是,當突然面臨長照時,通常也只能自求多福...

理想中的「長照一條龍」,還是必須仰賴醫院及長照資源的聯結,所以我大膽提出,長照2.0應該把長照服務往前延伸到從醫院開始,由社會局在醫院設置長照窗口。當老人家在醫院經醫師診斷失能時,應立即轉到社會局駐點在醫院的長照中心,由長照專員接手,幫家屬規劃住院期間及出院後的居家無障礙空間改善、輔具申請、居家照顧、復健治療等事宜,並連結到外傭看護及安養中心的申請。

也就是說,長照要做的好,應該把重點放在長照的第一哩路,而不是最後一哩路...

從外傭看護申請、無障礙空間改善及復康巴士補助,自己的經驗是,每一個環結都要花很多時間去跑流程,走到這一步,不知道下一步,沒有整體的輪廓,也不確知未來的方向,一切,就只能靠自己摸索...

如果,ㄧ開始就有人把你們家的長照Roadmap畫出來,告訴你可以運用的資源及各種可能的結果,肯定會比較好安排後續的事情,畢竟,平均照顧期間是10年啊!

最後,良心的建議,當你是照顧者,或是身處在有長照需求的家庭裡,請務必要用被照顧者的角度來看事情。雖然說來簡單,做來可不容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鄭賢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